蒙古国最大铜矿卖给澳洲, 放话不准卖给中国矿石, 16年后却成这样

你的位置:江南出行车主app下载安装 > 新闻动态 > 蒙古国最大铜矿卖给澳洲, 放话不准卖给中国矿石, 16年后却成这样
蒙古国最大铜矿卖给澳洲, 放话不准卖给中国矿石, 16年后却成这样
发布日期:2025-08-06 21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今年,铜价涨疯了!

据国际铜资源组织的预测,截止2030年,全球对铜的需求会持续扩大到200万吨。

被蒙古国视为“经济腾飞秘钥”的世界级铜金矿——奥尤陶勒盖,也计划在未来5年达到上百吨开采量。

如今,这个铜矿的开采方是澳大利亚巨头力拓集团。

2009年,蒙古国将这座世界级铜矿的大部分股权转让力拓时,却明文规定:禁止采矿企业将矿石出口至中国。

要知道,蒙古国的对外贸易92%都依赖中国,中国对铜的需求量又异常庞大,奥尤陶勒盖距离中国边境也仅仅80公里,无论从哪个角度,中国都是蒙古国合作伙伴的上上选。

舍近求远、转投西方资本的怀抱,还禁止将矿石卖给中国,蒙古国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?

2009年,力拓集团斥资31亿美元收购了奥尤陶勒盖66%的股份,和当地的国企,共同开发矿区。

作为拥有上百年发展历史的矿产三巨头之一,力拓集团无论在资质还是实力上,都完全有能力承接任一家矿产的建设。

但后续的“掘金”过程,却没有那么顺利:

首先,对于开发矿产来说,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持。

蒙古国电力有限还不稳定,如果完全依靠当地供给,成本直接加倍,相对便捷的方式就是从中国进口电力。

但蒙古国却要求力拓在当地建立发电设备工厂,不许从中国进口电力,这自然是为了带动当地的电力发展;

其次,蒙古国也禁止铜矿直接出口中国,这一规定,更是让力拓的“轻松盈利计划”全然落空。

集团CEO石道成曾坦言:中国市场对力拓的未来至关重要,所有原料供应都会优先倾向中国市场。

2024年,力拓集团60%的营收均来自中国市场,在华采购额也创下了历史新高。

在工业市场中,铜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,在未来,也需要更多的铜,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和充电桩中。

中国对铜的需求82%需要进口,如果能直接出口到中国,必然能节省不少成本。

但如此完美的计划,却遭到了蒙古国的“当头棒喝”,对方要求力拓集团在当地建立初级加工基地。

毋庸置疑,这是为了提高蒙古国矿产加工能力,并带动当地的基础建设,打破彼时单一的经济模式,但这对于力拓来说,完全就是“增本减效”的操作。

为了应对蒙古国的“刁难”,力拓前后已经掏出了上百亿美金来表现诚意:

为对方免除债务以及免息贷款,共计74亿美金,又因为对方提出的环境污染问题,支付了70亿美元的环保保证金。

如果轻言放弃,上百亿的投资也就打水漂了。

资本对利益的嗅觉灵敏度是超乎想象的,没有超额收益,他们肯定不愿意一次次谈判、协商。

但也很难说,他们是不是掉进了蒙古国套娃般的陷阱里,难以自拔。

“博弈”,本来也是市场经济中常用的商业手段。

看得出来,蒙古国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:他们试图将手里的每一张王牌,都打出“翻倍王炸”的效果。

而蒙古国对力拓提出诸多“苛刻”条件,和当地国情也是分不开的。

蒙古国耕地极少,80%的土地都是草原、山脉和荒漠,贫富相差悬殊,50%的人口集中在首都,还有30%的人依然是半游牧状态、尚未脱离贫困。

虽然经济落后,但胜在矿产资源丰富,说是坐拥“金山银山”也不为过。

除了奥尤陶勒盖这座宝藏矿山外,2015年,又在境内发现了同样惊人的世界级矿区——哈马戈泰铜金矿,也因此,形成了蒙古国特有的经济发展路径。

但蒙古国基础建设有限,对于开发所需要的技术及电力等基础上设施不足,无法自行开发大规模矿区。

英媒曾有一篇报道分析指出,13世纪后,蒙古国的经济就一直低迷不前,但凭借奥尤陶勒盖铜矿“地下开采”一个项目,就可以快速进入“工业社会”。

蒙古国想要“咸鱼翻身”,自然要挑选相当有实力的投资方,才能谋取更多福利。

据当地的能源报告显示,《矿产法》在如何获得勘探矿产的许可证以及费用方面有明确规定,但在采矿细则上还存在着大片的法律空白,这也等于给了蒙古国更多争取权益的机会。

而为了减少中资矿企业在蒙业务,蒙古国还是立法:禁止原矿直接出口中国。

曾有蒙古国政界高管表示,对外资有所控制,尤其是中方,就是为了防止中企囤积过多的资源,也正因为如此,当年中国铝业收购煤矿的项目,还是屡屡延期后夭折。

不得不说,蒙古国在“企图减少对中方”依赖上,也是费尽了心思。

话说回来,力拓集团的开发过程阻力不少,但最终的结果也是值得的,而蒙古国此举,在外界眼里,也是急于投向西方资本怀抱的表现。

2025年,奥尤陶勒盖铜矿的开采量激增,预计比2024年增加50%。

有业内人士分析,该矿会成为未来5年内全球第四大铜矿,说得直观一些,就是开采高峰期,可以满足每天1.7万辆新能源汽车对铜的需求。

借此,今年7月份,力拓集团对铜矿开采的预期,也提升到了78万吨以上。

今年上半年,力拓集团的基础利润只有48亿美金,同比下降16%,创五年新低。

这与中国市场钢铁产量减少有很大关系,下半年,力拓集团必然也希望用铜矿弥补上半年的利润亏损。

蒙古国地处两国“夹缝”中间,出入境运输都需要“借路”。虽然中蒙关系不错,但蒙古国却不想一直依赖中国。

与力拓合资的奥尤陶勒项目,除了带来经济利好外,也会推动国家的多元化外交。

多家跨国企业都曾参与过蒙古国的矿产大业,而蒙古国之前也曾在积极地向日、韩等国家示好。

蒙古国的发心不难理解:无非是想通过左右逢源,获得更多国际经济的参与机会。

但如果因此有意绕开中国,无疑也是朝中蒙关系泼了一盆冷水,毕竟从现实角度而言,中国才是他们更值得深交的伙伴。

蒙古国想要和任何“第三方邻国”走动,中国都是快捷便利的交通枢纽。

蒙古国也是我国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,我们自然也希望双方在多个领域内,都能够持续深入发展。

2019年,中国在蒙的电力系统项目竣工,建立起了两国电力的互通;在2024年,中国又斥资48亿美元,升级蒙古国的铁路和电力系统。

截至2024年,中蒙双方贸易同比增长10.1%,创下历史新高,中方对蒙的投资不限于传统矿产、制造业等,而是扩展到风电、光伏、5G等新兴领域中,定向培养蒙古国的人才,也超过了上万名。

对于中方对蒙古国屡屡伸出援手的行为,当地驻华大使也曾发言:“地缘优势也是发展机会,从而让两国的经济都能上一个新台阶。”

-END-